7、保健品虚假宣传(得票数437 关注度42.2%)
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生产或向我国境内出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应当依法取得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证书,并在标签和说明书中标注注册号。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配方从备案制改为注册制,是我国政府整顿奶粉品牌乱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重塑奶粉行业发展格局、保障国内奶粉消费安全的集中体现。
在最新的修订版本中,农业转基因生物试验单位申请安全证书,原本规定由申请者主动提交的检测报告,改为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具备条件的机构进行检测。根据该修订版本,农业部于2017年12月22日发布最新《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保健品虚假宣传
网友点评:
28.8%
2017年11月1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要求,对取得生产许可证或者进口食品准入资格,但涉嫌非法添加、非法声称产品功效的食品、保健食品进行抽检。保健食品主要抽检虚假宣传改善睡眠类、辅助降血糖类、辅助降血脂类、辅助降血压类、减肥类、缓解体力疲劳类、提高免疫力类的产品(含进口保健食品)。
有网友建议,飞行检查频次毕竟有限,只是日常监管工作的的补充或者是验证,不能代替常规监管与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可以考虑将对企业的飞行检查与大量的食品监督抽查检测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大数据云计算的联系。
有网友认为,知错能改固然值得点赞,其实这也是企业应该做的“规定动作”,无需过度解读。作为消费者要理性看待食品行业发现的问题,既不能对曝光的问题无动于衷,熟视无睹,也不宜过度解读发现的问题。不能把“食品安全”和“危机公关”本末倒置,危机公关不能成为违法企业的挡箭牌,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都必须得到严惩。而对于非主观故意造成的个别问题,监管部门还是应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在处理涉事企业的同时,督促企业认真整改,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网络餐饮监管
8
三是经营管理出现问题。比如北京后会友期、广州比逗餐厅、厦门卷福小龙虾等众筹餐厅都在今年倒闭,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问题是众筹股东众多、管理难度大、退出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等。
关注度
当然,危机公关不是拯救企业的良药,不可能通过危机公关将企业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全部纠正,只不过良好的“危机公关”能力能处理好公共关系,维持住品牌的形象。危机发生时,除了诚恳的认错态度以外,主动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确保食品产品安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赢得产品市场。
2017年5月19日,最高法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990号建议的答复意见》中明确指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职业打假人、打假公司(集团),其动机并非为了净化市场,而是利用惩罚性赔偿为自身牟利或借机对商家进行敲诈勒索。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无视司法权威,浪费司法资源。”最高法在答复中表示,“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考虑阳国秀等代表提出的建议,适时借助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形式,逐步遏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 此回复表明最高人民法院对“职业打假”行为采取分类对待、逐步遏制的态度。
如何看待“职业打假人”,最核心的要素是:其行为是否触犯法律。对于打着“职业打假人”的名号,进行诈骗、敲诈的违法违规行为,当然应予以严厉打击,这些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打假人,不是真正的打假维权。但对于严格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打假维权的职业打假人,则不应因为其是“知假买假”而不予以法律保护,虽然职业打假人并不应是消费者维权的常态,但职业打假人对于无良商家仍然起到惩戒与震慑的作用,不可完全否认其存在的积极作用。
在以上基础上,2017年6月,农业部发布2017年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清单,批准孟山都、拜耳、先正达等公司的大豆玉米等部分产品。此次批准的16个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进口)中,涉及到的转基因生物为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甜菜,用途皆为“加工原料”。
在最高法的文件出台前后,实际上各级司法机关已不再支持类似恶意打假行为,有地方法院在审判中驳回了“职业打假人”的赔偿请求。从中国裁判文书网可以查询到,8月份,广西玉州区法院驳回了一起职业打假人关于枸杞的十倍赔偿请求案件;9月份,广东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驳回了一起关于红酒的十倍索赔案件。自2017年以后,全国各地判决了至少20起关于泸州老窖二曲酒的诉讼,各案的事由基本雷同,均为各地职业打假人曲解国家食药监总局文件,以标签问题为由发起诉讼,而在已判决的案子中,职业打假人均败诉,其十倍赔偿请求均被驳回,部分案子职业打假人主动撤诉。这些案件的判决,为如何引导职业打假人的行为做出了样板。
四是盲目扩张。比如水货餐厅,在2013年9月开出第一家店后,创造了8个月开店52家的纪录。2017年2月,郑州最后一家水货餐厅闭店。随后,其官网也宣布停止加盟。
1、危机公关(得票数584 关注度56.4%)
另有网友建议,网红食品毕竟已经进入大众视线,而更多的“微商”食品,用“纯手工”“纯天然”为噱头,打着食用农产品的擦边球,游走在朋友圈和各种好友群,存在更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应该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7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网红食品近年来接连出现,随之也带来了新的监管难题。2017年,已经有多家网红食品品牌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红”的根本原因是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在这方面“网红食品”是食品行业学习的榜样。但在“红”之前是否合规经营和“红”之后因产能瓶颈是否会放松食品安全管理的水准,是网红食品能否长久“红”下去的重要的因素。
52.4%
在严厉打击之下,2017年7月1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8起虚假宣传广告的通告,其中涉及“健长乐牌长乐胶囊”、 “小可胶囊”2起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广告。2017年9月4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召开了全国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编者按】自2005年开始,由食品伙伴网主办的《食品人看食品事--食品行业十大热门词汇》评选活动,在食品论坛网友及行业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已成功举办13届。活动秉承“汇聚行业热点,把握行业方向”的主旨,通过对热点事件的关注,督促行业不断前行。
安全、方便、营养是食品发展的方向。“自热食品”是“军转民”的典型案例,随着其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民促军”的经典案例。相比军用与早期民用版本,现在的“自热食品”已经比较便捷与安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方便快捷备受推崇,但自热食品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食用者被烫伤、自热食品爆炸、高温导致玻璃桌破裂等事件报道比比皆是。从食品安全角度来说,自热食品确实存在很多隐患和欠缺,一时半会儿很难彻底解决,是这类产品的硬伤。业内人士表示,自热食品的发热包属于易燃易爆品,在操作时要非常小心,建议市民不要经常食用自热食品。
热门词汇
5
期间共有1036位注册网友参与投票,最终选出“危机公关”、“飞行检查”、“网红食品”等十大热门词汇。投票结果显示,“危机公关”高居“2017年食品行业热门词汇”榜首,“飞行检查”与“网红食品”分别列第二位、第三位。具体情况如下:
“海底捞”被爆后厨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是世界性问题,中国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食品安全也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守法经营、合规生产经营安全放心的食品是食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谁也无法确保管理的“完美无缺”;面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食品企业除了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也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才能在危机之时,处理好公共关系,维持住品牌的形象。
配方注册制通过政策对行业进行洗牌,提升产业集中度,保障婴幼儿奶粉的质量稳定提高。配方奶粉注册制再次向市场传达“配方是奶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信息,这对企业的研发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企业不得不加强自身研发与技术力量的建设,实际上也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另外,注册制的实施起到必要作用,部分品牌退出市场,市场秩序得到有效规范,工厂生产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从外部规范了行业的发展,提振百姓对国产乳粉的消费信心,保证婴幼儿食品安全。
另外,在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1月访华期间,中美达成了1200万吨转基因大豆采购协议,共计50亿美元。目前,美国种植的大豆95%为转基因品种。据媒体报道,中国进口大豆一般为转基因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