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研究员在会上介绍了AOAC检测技术标准化研究与实践30年。同时,国内外专家就中国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方法的清理整合、食品微生物质量控制与检测、AOAC标准检测方法体系在食品监管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方向五:网络餐饮向安全与健康上迈进
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我国外卖送餐平台快速发展,但也面临从生存到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矛盾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网络餐饮平台如何担负起主体责任,利用好互联网技术对网络餐饮进行有效监管;经营商家如何查找网络餐饮加工环节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消费者如何提升自我保护意识等话题摆在面前。为此,大会特别设置了网络餐饮监管专题论坛,就上述行业亟待破解的痛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专家针对网络餐饮发展需求、安全监管的相关法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认证体系建立,以及外卖一次性包装制品现状及发展趋势等内容做了报告。同时,饿了么、百胜中国、艺康、沃尔玛等企业的代表,就构建网络餐饮安全链条的良好操作规范、餐饮食品安全管控与送餐安全保障、电商最后一公里冷链食品安全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方向六:工厂卫生设计与标准技术的科学管理
食品企业工厂卫生设计与标准技术,对于食品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自2017年开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就与欧洲卫生工程与设计组织就在大会期间共同主办食品企业工厂卫生设计与标准技术研讨会,邀请国外专家同国内企业一道进行交流与互动。今年的专题以问题为导向,邀请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食品卫生工程设计的国内外专家,围绕国内企业在工厂卫生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现场指导。专家们不仅分享了卫生设计国际失败案例及对企业的影响、国内食品工厂设计实践案例等内容,还针对可持续性以及工厂卫生设计与检测、卫生排水的重要性等议题进行讨论。加强科学管理,提升过程卫生,保障食品安全,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聚集各方:吸纳各方智慧,用科学之手推动食品工业快速转型
当前,我国食品产业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走向世界舞台,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食品产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有效推进产业的健康转型,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给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赋予新的责任,实现价值提升,强化食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是当前我国食品工业需要承担的重要使命。大会期间,在美国农业部前副部长、IUFoST国际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共同主席任筑山教授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研究员的共同主持下,举行了以“企业家的责任——食品安全与健康并行”为主题的企业家高峰对话。来自杜邦营养与健康事业部、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荷兰皇家菲仕兰、雀巢研发(中国)有限公司、金光集团中国食品、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饿了么等企业的负责人出席了活动,并与代表们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及提出未来工作目标。
传统食品工业化是中国食品科技界的重要使命。为促进食品科技与产业的对接,推进中国传统餐饮食品的工业化进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首次跨界合作,与中国烹饪协会凭借各自行业的优势,共同推进中华传统美食标准化与中国食品工业的对接,并结成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大会期间,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正式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此外,为以科学的力量推动我国食品产业优化升级和健康转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沃尔玛食品安全协作中心、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央研究所等知名企业将在食品科技与产业,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安全与教育、科普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搭建科技与产业的对接平台,会间也进行了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知名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大会期间,主办方还向本年度科学精神奖的获奖者陈宗懋院士,及科学传播奖的获奖单位中国经济网颁发了证书和奖杯,以表彰他们在快速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传播食品安全科学知识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教授表示,中国与10年前相比,人民健康与安全意识的提升,使食品安全的触点更多、更复杂。但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回归科学的真实。因此,科技在未来食品安全与健康评价中,将被更多聚焦!已成功举办九年的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仍有必要,集结起科技和国际两支无可替代的力量,共同承担未来十年的新挑战,新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