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来看,谣言通常具有四个特点:具有一定的信息量,融入传播过程中,未经最终的权威判别证实,相关内容对公众可能有一定的工具效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少晶表示。
谣言总是比科学更受人们认同,它就像一把刀,所到之处,血迹斑斑。
辟谣本身是为了消除谣言的负面影响,但是辟谣的方式却无意中助长了谣言的传播和负面影响,导致了反效果
“成功的谣言传播往往遵循的是一种叙事诉求逻辑,而我们现在的辟谣更多遵循一种科学解剖逻辑。简单说就是(谣言)不用费太多脑筋。这正好契合了社交媒体语境中的快餐式信息消费特点。所以这是现在辟谣所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孙少晶介绍称。 谣言就像一个病毒,它的复制极为简单。在一则谣言的开头,都说是某某省某某市宣布作为开头,接下来是女性死亡了,这个女性都是21岁的女性,死亡时间是昨天凌晨22点22分,死因都是感染某种病毒,当然这几个东西都是不存在的谣言病毒的名称。还有比较一致的是她们在死前都买过一种食物回家吃,并且这些很多都被农药感染了,还有一致的地方是央视13套新闻已对此事播出,最后还有一个结尾,收到最好是群发。
“公安方面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目前已经成功锁定了10余名犯罪嫌疑人,这其中有一名为公安部网上逃犯,目前已刑事拘留1人。”魏永杰表示。
谣言就是一把刀
今年三四月份,一段从河北金沙河挂面里洗出来的“胶”的视频,从湖北、湖南、黑龙江等省份开始,逐步蔓延到全国各地。“金沙河挂面含胶”的谣言由此传播开来。
谣言对于企业就是一把刀,北京草莓致癌的谣言给北京种植业带来了上千万元的损失。面对这把刀,金沙河面粉厂并没有妥协,而是直面了谣言。
“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占所有传播方式的45%。谣言就像病毒一样,不仅损害国家的形象也损害了行业的发展,甚至影响公众的身体健康危害公众安全。”国家食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在7月22日的“食药安全新闻传播与谣言治理”青年学者论坛上表示。
谣言之所以能够不停地被复制被传播,与当前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与公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根深蒂固的传统理念有着关联。正是因为如此,科学的辟谣之路更是艰难,只有看清楚了谣言的本质,才能置谣言于死地。
另一方面,网民鉴别食品信息真伪的平均正确率为52.4%。大多数人能够鉴别半数以上的食品谣言。在塑料紫菜、大米等多次被媒体和政府部门辟谣的信息上鉴别力最高,表明了食药监总局在治理网络食品谣言上取得的积极成效。但在转基因食品、日本辐射海鲜和鲜虾体内寄生虫的食品谣言信息上,网民中仍然有无法判断或判断错误的情况,说明对公众仍要加强食品科普教育。
草莓成熟的季节,“吃草莓致癌”;小龙虾端上餐桌了,又是“污染”又是“传染肺吸虫”;西瓜落地时,“为西瓜打针”……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谣言,改头换面快到让人来不及思考。面对“专业”的谣言,科学如何粉碎?成为政府、科学家们苦恼的事情。
“我们发现谣言只要改掉其中的因素就会变成新的谣言,而且会隔三差五反复出现,我们称之为季节谣。”郑子愚表示。
延伸阅读
在这个过程中有80多家单位对面筋胶进行了辟谣,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社会的恐慌,同时企业也作出快速反应,结合邢台、沙河公安进行报案,公安部门也成立了调研组开展调查。
在这场与谣言的搏斗中,河北金沙河面粉最终获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谣言都能轻易被打破。
“视频中所出现的金沙河挂面洗出来的面筋,被说成挂面当中含有胶,有个别的视频中出现了过激的语言,特别不负责任的说法也有。”河北金沙河面业质量管理部经理魏永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谣言出来只有半个月到30天,已经对公司造成很大影响。“武汉、哈尔滨市场损失100万元。全国市场遭遇恐慌情绪,个别地区有闹事的行为。这些损失都是因为谣言的出现,更重要的是,全国客户的产品都发生了销售不出去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