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首创一批熟食中心。2019年,我们因地制宜、选择餐饮需求最旺盛的科技园,一次性在南区、中区和北区升级建设了5家熟食中心,打造“熟食中心群”,实现园区全覆盖,努力满足园区的日常供餐需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体现区委、区政府的责任和担当。接下来,在科技园熟食中心群的基础上,我们将总结成功经验,在合适区域推广,再建一批熟食中心,进一步推动我区扶持政策的落地实施,提升项目便民、利民、惠民水平。同时,我们将坚持标准规范引领,鼓励特色创新,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阳光智慧餐饮工程方面,争取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具体而言,是做到“七个一”。
记者:南山区在很多方面都走在前列,以粤海街道为代表的高新区有很深的创新烙印。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南山食品安全的一些基本情况。
七是形成一套联动机制。通过本轮机构改革,南山市场监管局组建了专门负责食药违法案件查处的稽查科室,公安分局组建了食药环专业打击队,双方加强联合行动和信息共享,查办了一系列典型案件。1-9月,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食品类违法案件224宗,罚没款148.5万元,公安部门查办食品刑事案件23宗,刑拘48人,逮捕38人;市场监管部门“严监管+智慧监管”体系逐步建立,“星期三查餐厅”“9号查酒”“农产品任你查”“食安探源”等活动创新执法模式,得到社会各界好评;1-9月共组织监督抽检食品及食品原料4523批次,合格率98.87%,食用农产品定量检测4757批次,合格率96.8%;压实防控责任,我区暂未发现非洲猪瘟疫情。海关部门严把进口关,守住食品安全国门防线,开通生鲜食品“绿色通道”,优先查验,保障生鲜食品品质;严禁疫区产品输入、对日本福岛县等10个都县实施禁入。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及各街道执法队共查扣活禽187只、脱毛机以及屠宰设备若干,取缔城中村流动饮食摊1.3万宗,清理校园周边乱摆卖1164宗,查处夜间烧烤档597宗。
记者:听了您以上的介绍,我感觉南山的食品安全工作得到了区党政领导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队伍尽责履职,这支队伍里,市场监管部门和街道以及区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做了许多工作。结合先行示范区总体要求,南山接下来会如何再细再实再提升?
4
新闻评论
初步统计,南山区常住人口有150万,日均消耗蔬菜819吨、水果265吨、水产品173吨、肉类485吨、禽蛋57吨,口粮632吨。共有各类餐饮店2.3万家(其中,学校含幼托机构食堂343家、医院食堂7家、工地食堂92家、养老院食堂6家)、流通领域食品经营单位1.2万家、食品生产企业43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15家(含10家委托生产企业)、农贸(农批)市场17家(含1家家禽批发市场)。
南山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对辖区酒类经营单位开展突击检查。
一是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2018年以来,共投入财政资金1.2亿元,用于推进南山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一方面,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机制。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题听取食品安全工作汇报,区政府常务会研究食品安全业务或经费问题5次;分管副区长主持召开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大会3次、专题调研3次;除组建区食药安委外,所辖8个街道还成立食药安委,健全食药综合协调机制;同时,将食品安全状况纳入我区对街道绩效考核和干部考核。2018年8月,印发了《南山区推进食品安全战略建立供深食品标准体系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工作方案》。另一方面,出台制度性文件,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先后出台了《南山区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工作方案》《南山区关于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等多份文件。
深圳新闻网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王志明 通讯员 毛颖新 黄明晶 )40年前,蛇口“开山炮”如同春雷炸响神州,成为深圳改革开放的启幕乐章。在这里诞生了国内首家对外开放的工业区和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40年后,深圳改革再出发,南山敢为天下先,再次成为创新创业热土。抢占创新高地、颇具“硅谷”气质的南山区正以更大力度推进全面开放新格局,打造世界级创新之都,现代化宜居之城,国际化魅力之都,加速汇聚全球科研、资本、技术和人才。在这里,既有以蛇口片区为代表的老牌餐饮字号,又汇聚了湾区最高端、最潮流的各类餐饮业态,还有众多软件园区、产业园区以及高等院校的集中用餐需求,如何高质量地服务各类人群,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打造宜居南山,就此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南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黄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