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焱等茅台高管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省内外和行业的100余家媒体代表围坐一堂,进行了一场开诚布公的交流。
“千亿”之后方向、“文化茅台”、市场供给和食品安全,李保芳还谈了这些话题
不久前,经过十几个月的酝酿与修改,茅台正式推出《“文化茅台”建设指导意见》和《“文化茅台”建设实施方案》。这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文化茅台”战略的全面启动,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
“千亿之后,茅台的方向是什么?新的增长极在哪里?”“在‘文化茅台’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1
在谈到食品安全时,李保芳一再强调,“舌尖上的安全”,这是最大的事情。
李保芳说,茅台酒基酒将在2025年实现满负荷的生产产能全释放,茅台酒基酒达到56000吨,其中能达到茅台酒的基酒理化指标,能够投放市场的大概有45000吨。
“茅台在生产的过程中对食品安全指标的监控,是非常严格的,不管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不会让不合格的基酒进入库房;基酒入库贮存到勾兑包装出厂,不合格产品我们是不会让它走向社会的,茅台投放市场的产品是没有瑕疵的,百分百合格。我们每一个季度还会对食品安全进行评估、监测,除了第三方检测,还有国家检测。所以请大家放心。”
李保芳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文化茅台”的建设,都将是一个开放的命题,不会一蹴而就。今年以来,也有很多的人参与到“文化茅台”建设中来,为茅台出主意、提建议。
在谈到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时,李保芳表示,目前已经实现对酒糟的循环利用,对窖泥、冷却水等废弃物的开发利用正在研究中。“比如降低生产用水量,还可以通过风对冷却水进行降温也可以降低用水量,降低就意味着减排,这即有环保效益,也有经济效益。未来,我们会逐步地完善茅台的循环链条。”
“茅台既要做好让大家喜欢的事,更要不忘初心,坚守质量,坚守工艺,做好自己这瓶酒。”李保芳说,茅台现在是一个百年老店,我们希望把他做成中国的一个千年老店,让人们世世代代都能喝到好的茅台酒。
“总的来讲,今年即使实现了1000亿,茅台也不会按部就班的干,我们还是要加快发展茅台,但是加快发展不等于盲目发展,我们会避免出现大的风险和决策失误,会认真地、理性地去考虑这些问题。”
“有学者提出‘文化茅台’应包含企业文化、文化工程、文化公益三个方面,我非常赞同。”李保芳说,茅台走到今天,“文化茅台”已经到了不得不提的阶段,从小作坊到今天的大企业,茅台要做的已经不仅仅是卖酒的事,更多要从文化方面去考虑可持续发展。
“茅台酒产能是不是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答案是不能,没办法满足。”在谈到茅台酒市场供给时,李保芳直言不讳地回答记者提问。
“文化茅台”怎么做: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下去
李保芳说,从制度建设上讲,茅台执行的是最严格食品安全的制度,全生产全过程、全链条体系,现在是完整的。从机制上讲,我们全生产过程、全产业链的监管,从土地上种植有机高粱就开始了,到最后把茅台酒糟做成有机肥投入有机高粱的种植,从土里来又回到土里去,茅台实现的是一个吃干榨净的循环过程。
来源: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焱介绍茅台情况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45000吨是什么概念?就是9000万瓶酒。我多次讲过这个观点:中国现在是14亿人口,明年基本实现小康,能喝得起茅台酒的人会越发增多。我就在想,9000万瓶和14亿人的关系。实际上,中国人就大年三十那一顿饭,就那么一瓶酒摆在那儿,要喝不是一夜之间就喝完了吗?”
“对茅台而言,这意味着我们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李保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中国的白酒企业目前还没有一个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所以不管是谁,中国的白酒产业有企业能实现1000亿,对整个白酒产业来说都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3
来源:茅台时空
“茅台酒的产能是一个不变的数,而消费却以几何级数地在增长,所以市场供不应求的这个问题,日后会是一个常态。”李保芳认为,既然供不应求形成常态化,茅台更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做好品质,坚守工艺,坚守品质,确保茅台酒的质量不变味;二是做好服务,今后的服务随着物流的畅通会越来越好。
市值过10000亿元、股价超1000元、收入上1000亿元,这是茅台年初提出的三个“小目标”。如今行程过半,三个“小目标”,前面两个已经实现,“千亿”茅台也近在咫尺。
媒体席上
“我认为第一到第三季度,茅台的整个数据和报表是正常的,是健康有序发展的,实现了我们的预期。一个企业每个季度都保持20%以上的增长,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保芳答记者问
他说,目前“文化茅台”建设还在探索过程中,在明年年度工作会上,会把“文化茅台”建设的两个重大问题说清楚:一是“文化茅台”究竟是什么,二是要确定“文化茅台”的阶段性目标和切入点。
“从资源来讲,从循环经济的理念来讲,没有什么东西是废弃物。上一个环节的废弃物就是下一个生产环节的原料。用这么一个理念去做的话,茅台完全可以做得很好的。”李保芳表示,茅台正在朝这个方向去努力,争取花几年的时间在环保问题上下大力气,让茅台在环保方面也成为一流的企业。
记者提问
4
同时,李保芳也表示,未来会尽量在现有基础上,把酱香系列酒的规模再扩大一些,让更多的人都能喝上更好的酱香酒。“但是酱香系列酒的产能也不是可以无限制地扩大的。”
最近,茅台三季度报公布以后,有观点认为,茅台增速放缓了,“千亿”目标有点悬。对此,李保芳作出肯定回答:茅台增速并不慢,千亿茅台一点都不悬,一定会实现。
谈茅台酒市场供给:供不应求会是常态
有业内人士认为,跨过万亿市值,茅台有了更加宽广的发展视野和市场布局。而从“茅台文化”到“文化茅台”,正体现了白酒正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茅台集团总经理李静仁主持座谈会
2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他表示,下一步,“文化茅台”建设还要进一步探索,要更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有识之士的意见和建议,踏踏实实走下去。
谈食品安全:“舌尖上的安全”是最大的事情
座谈会上,媒体代表聚焦茅台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提问热烈而有序。而茅台高管则以开放心态直面热点问题,坦诚回应社会关切,赢得了掌声连连,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而自信的茅台。
在回答“千亿”以后怎么走这个问题时,李保芳用“健康、稳定、可持续”作答。他表示,茅台在发展战略问题上,不会过多的考虑其他的航道,还是会突出茅台的主业,立足于在酒这个领域做得更好。“做自己最擅长的东西,一定能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