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五一下馆子,别点这6道预制菜,成本低上菜快,店家:此人够专业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安全 > » 正文

6条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浏览: 来源:
股票涨幅 圣诞之吻ss starlight i love you 韩语的谐音 美少女死神还我h之魂

本报讯 (记者 商宇 杨铌紫)2月16日,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有关部门和专家就当前疫情防控等工作进行了通报和说明。

重型、危重型患者年龄普遍偏大就诊普遍偏晚,提醒市民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副书记夏沛介绍,截至2月15日24时,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21589人,已解除医学观察16708人,尚有4881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4个集中救治医院共收治患者349例。

专家对51例现有重型、危重型病例进行分析发现,重型、危重型患者年龄普遍偏大,65岁以上占52.9%,50岁以上占88.2%,还发现他们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普遍偏晚,平均3.7天,发病5天以上才就诊的占39.2%,最长的发病11天才就诊。专家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主动做好健康监测和自我防护,特别是老年朋友出现症状,尤其是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受疫情影响未能按期交地和开竣工的不算违约行为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大力推行网上政务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研究便民利民措施,出台适应性政策,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韩列松介绍。

韩列松说,全市已暂停不动产登记窗口,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办事群众可通过“网上办、掌上办”方式在线申请办理。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搭建平台,高频事项网上办,比如“我要卖房”等13项不动产登记高频事项纳入“渝快办”网上申报服务事项;二是优化专网,抵押登记“不见面”,将不动产登记专网已布设至30余家银行,抵押登记可以“不见面”;三是远程申报,登记申请“不跑路”,为开发企业开通远程申报登记业务的互联网入口,办理不动产登记不需要再到登记大厅。

截至2月14日,全市网上申报业务共计5215件,网上查询共计9551次,目前,97%的登记业务通过网上进行办理,另有3%为预约办理。

韩列松表示,受疫情影响,未能按期交地和开竣工的,不作为违约行为,可适当延长期限;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新出让土地,开发企业可分期申请办理不动产登记;降低企业涉地成本,主动公开土地出让计划,将疫情变化纳入土地市场价评估因子,紧急细化土地出让底价、竞买保证金缴纳比例等12项细则,保持土地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优先保障疫情防控建设项目用地

韩列松介绍,在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也出台了相关措施。一是加快重大项目落地。聚焦扩大有效投资,落实专人专班跟踪服务,确保每一个大项目、好项目及时落地。简化审批程序,支持工业企业扩大再生产。二是支持矿山企业复工复产。指导合川盐井、丰都包鸾等4个重点碎石矿山率先复工复产,保障全市重点工程和医疗应急设施砂石需求。支持矿产企业利用采矿权抵押融资。三是减轻企业负担。因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企业复工复产需在政府储备用地内搭建帐篷、活动板房等临时设施或临时设施和临时用地的,征得土地储备机构同意后,可无偿使用到疫情响应解除为止。

韩列松表示,优先保障疫情防控建设项目用地,对防控和治疗急需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等用地,可先行使用。同时,优化手续办理。支持企业将存量工业用地转为疫情防控所需项目用地,可暂不办理规划修改、土地出让合同修订等手续。抢险救灾、防疫应急保障类建设项目,允许“边建边报”“先建后报”。

此外,加强城市通风廊道、生态隔离带等控制,科学预留应急避难场所和防疫应急设施空间。科学布局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装备、医用卫生材料等关键物资场地,合理规划战略物资储备中心、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中心,加快推进主城区应急救援公共卫生中心场地选址。

最新版重庆疫情地图三大功能供市民查询

韩列松说,针对广大市民亟需了解全市疫情发展情况等信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安排局所属的技术单位市地理信息和遥感应用中心发挥技术专长,赶制了重庆疫情地图,并提供给广大市民查询。

2月8日,地图的测试版在网络上线试运行,2月13日在“渝快办”新冠肺炎防控专栏以及华龙网“疫情综合查询”专栏正式上线。

韩列松介绍,最新版的重庆疫情地图有三个主要功能。一是周边疫情情况查询。根据官方公布的确诊病例及轨迹信息,为用户提供周边一公里、三公里、五公里范围内确诊病例及活动轨迹查询,同时提供按区县查询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小区等功能。

二是医疗资源情况查询。为用户提供按照行政区划查询定点医院、发热门诊等医疗资源的功能。

三是展示全市疫情发展情况。每日对全市疫情宏观情况进行空间表达,同时进行可视化动画表达,方便大家掌握各区县疫情的宏观趋势变化。

“截至2月16日12时,地图访问量已经突破550万人次。”韩列松说,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进一步提升重庆疫情地图的便民应用水平,持续“边建边完善”。

加强市场监管,疫情发生后全市减少群体性聚餐约800万人次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杨光介绍了疫情期间加强市场管理的有关情况。他说,疫情发生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处理经营或持有野生动物违法线索8件,其中立案查处2件、现场整改1件、移交其他部门5件。

全面停止市场上活禽交易和宰杀,累计关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活禽专卖店活禽交易宰杀经营点5663个,禁止餐饮店内活禽交易宰杀4018家。

加强海产品批发市场监管,责令整改经营主体482户次。加强餐饮安全监管,累计禁止餐饮单位承接宴席24212起,家庭集体宴请服务活动经营者退掉宴席20599起,减少群体性聚餐约800万人次。

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累计检查各类药店、器械店、医疗机构123568家次,责令整改1063家,立案查处54件。

同时,还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严肃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价格欺诈、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截至2月14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检查市场主体142575户,查处涉疫情违法案件573件,其中,涉及价格313件,产品质量80件,广告29件,活禽交易宰杀2件,野生动物交易2件,商标侵权、无照经营、搭售商品等其他违法147件。

做好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服务,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

杨光表示,为大力支持复工复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做好市场主体注册登记服务,推行常规登记“网上办、零接触”,紧急登记“预约办、无等候”,春节以来已受理1902余件,其中“零接触”登记达到91.9%。

开通医疗器械注册和生产许可应急审批绿色通道,市药监局采取“专班服务、驻厂指导”,以最快速度完成了12家企业、16个产品的应急审批和备案,协调帮扶8家企业新增生产许可资质,全市医用口罩产能大幅提升。

开展疫情防控计量设备免费检测,减免检测费用80余万元。严格食品行业复工复产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及时出台12条措施,确保群众吃得安全、管得到位、防得有效。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