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德玛出装最牛顺序图片_德玛出装最牛顺序-焦点速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商机 > » 正文

深度】地产白酒的突围之道

浏览: 来源:
埋汰 取向 金秘书为何这样 死之咏赞 康恩贝股票 say goodbye 出包王女第三季

来源:招商食品饮料

本报告谢绝媒体转载!

地产白酒,又名区域名酒,在白酒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回顾过往牛股层出不穷。上轮白酒周期中,消费结构的异化,让地产白酒踏上高端化快车道,股价也随之戴维斯双击。本轮周期中,价格天花板虽有所降低,但需求结构更显理性,龙头品牌仍然依靠产品升级、份额提升,打开自身想象空间。本文从竞争格局、产品结构、机制改革、区域扩张四要素,分析地产白酒的现状与未来,揭示地产白酒投资规律,同时也建言企业,揭示地产白酒的突围之道。投资建议上,强烈推荐古井/,关注洋河拐点。:理性认识短板,精准施策调整,强大品牌力及管理能力依旧领先,紧盯经营拐点。:长期目标清晰,压力动力并存,维持审慎推荐。等18年省内收入占比分别为94%、65%、83.4%、68.7%、91.2%、70.3%,收入绝大部分来自省内市场,其中古井和老白干省内收入比重略低于其他地产酒,主要系省外并购所致,古井收购了湖北黄鹤楼,老白干收购了丰联酒业,致省内收入占比略有下降。洋河与迎驾贡省内收入比重低于其他地产酒,主要系:洋河过去是地产酒,在白酒黄金十年上行期通过拔高产品价格带,把高端产品推向全国,实现了准全国化,当前省内省外收入基本呈现五五开态势;迎驾除了安徽大本营,省外主要聚焦江苏市场,98年便开始布局江苏,百年迎驾等产品在江苏销售良好使得其省外占比近四成。这里说明一点,追溯更早,其实所有的白酒都是地产酒,高端酒最初也是地产酒,后来是通过走高端路线,较早实现了覆盖全国,剑南春等次高端也是经过多年的耕耘、利用价格带的错位优势实现全国化,洋河的高端化时间慢于茅五泸剑,但是快于其他地产酒,在白酒上轮周期中通过拔高产品价格带,把高端产品推向全国,实现了全国化。

地产酒体量差异较大,与省内市占率及全国化程度有关。洋河体量最大,其18年收入达241.6亿,仅次于茅台、、剑南春还是郎酒,在江苏量都很小)

我们认为,若区域龙头重视品牌力的提升,提前卡位次高端价格带,当未来升级到更高价格带时,区域龙头是有能力与全国性品牌进行抗争的,利用自己的渠道力和本地市场的优势,可以进行更多投入,有望抢占更多的份额。

2. 集中度提升

地产酒省内市占率提升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依靠渠道巷战+提升结构,持续提升省内市场份额,二是省内并购,如洋河收购双沟、老白干收购河北板城等,若有并购机会,龙头公司需牢牢抓住。

(1)依靠渠道巷战+提升结构,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地产酒核心是做好省内市场。相对于全国性名酒而言,地产酒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将品牌力和渠道力在大本营市场发挥到最大化,从激烈纷争的市场中收割份额以获得自身的成长。我们认为,对于地产龙头来说,依靠品牌力和渠道力挤压其他酒企份额,实现内涵式增长,应是其提升份额的核心做法。

1)品牌要不断往上走,立势能。品牌力一是需要历史积淀,比如曾经是国家名酒或省内老大等,二是现在不断的广告营销投入。在12年之前,徽酒普遍在终端投入上较大,在品牌战略上投入较少,主要是过去的营销是渠道为王的时代,保证产品的通路通达,就能实现终端动销,终端营销活动也耗尽了企业几乎全部的精力和智慧。现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者的话语权显著提升,消费行为从渠道易获取转向品牌认可,对品牌产品的选择越来越集中,倒逼市场份额加速向品牌企业集中。因此地产酒需重视品牌建设,持续进行品牌投入,拔高品牌高度,以洋河、古井为例,洋河是品牌投入典范,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品牌标识、媒体宣传、事件营销,都是行业经典案例,从海之蓝到天之蓝到梦之蓝,品牌持续提升,值得所有企业学习,而古井作为“老八大名酒”,近年来对品牌建设工作也是越来越重视,通过赞助春晚等活动,不断提升品牌形象。

2)渠道要不断往下沉,接地气。上文已就洋河、古井为例,对地产酒的深度分销能力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地产酒是渠道拉动的产品,相较于一线名酒,地产酒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区域渠道上的精耕细作,终端上的强势掌控,并借助渠道优势在主市场达到滚雪球效应,从而在一个区域做到最精细、最大化,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地产酒需做好渠道下沉、深度分销,所带来的是经销商数量的增长、销售人员数量的增长,这一点在洋河上体现尤为明显,2009-2018年,洋河的前五大经销商占比持续下降,销售人员比例持续增长,18年前五大经销商占比仅为4.2%,销售人员占总人员比例达到34.4%。古井受平台公司影响,前五大经销商占比有所波动,但近年来整体呈下降趋势,销售人员比例也进一步增加,18年占比达19.2%。而伊力特由于是买断经营模式,前五大经销商占比较高,销售人员数量也较少,完全由经销商去做市场,渠道较为粗放,与洋河形成鲜明的对比。苏酒和徽酒的精耕细作能力在全国酒企中遥遥领先,其他区域酒企可以学习参考其渠道模式。

未来地产酒龙头应继续坚持深耕大本营市场,发挥渠道优势,打好渠道巷战,同时不断提升品牌力,提前卡位更高价位段,为下一波升级做好准备,不断收割省内份额。品牌力和渠道力做的好,一是省内市占率自然就能不断提升,二是有了品牌势能与财力,省外扩张也水到渠成、更加容易。

(2)若有并购机会,龙头公司需牢牢抓住!

省内直接并购酒企,可以快速提升市占率,但我们认为,成功的省内并购需要多方面因素的配合:既要有支持并购的客观环境,也需要双方就并购事宜达到一定程度的契合,两者在产品、渠道上能够达到一定的协同作用,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洋河收购双沟、老白干收购板城两起案例具有一定的共性。

特殊背景:两起并购案例均有其特殊的背景。洋河收购双沟前,苏酒受到川贵名酒的强烈进攻,为了重振苏酒,洋河和双沟携手可共同对抗川贵名酒。河北省比较特殊,白酒市场一分为三,外来品牌强势,同时本地品牌割据,老白干主要在河北南部强势,想全省化较为困难,收购河北板城将有助于公司打开北部市场。

合适标的:被收购标的均是省内排名靠前的拥有品牌力和消费基础的酒企,且对收购企业在产品线、香型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互补作用。

总结:省内并购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同时对收购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要求也很高。洋河收购双沟后,之所以能达到1+1>2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其运作得当,在组织架构、产能布局、产品定位及渠道建设上形成了优势互补,从而在省内抢占竞争制高点。老白干并购河北板城后,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但公司在管理上略逊于洋河,期待公司能够提升管理能力,不断加强与板城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省内份额。

(3)疫情有望加速行业洗牌,区域龙头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短期疫情冲击,有望加速行业洗牌,区域龙头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对于依赖春节旺季集中销售的部分地方酒企而言(很多地方中小酒企的春节销售占比很高,约在60-70%),此次疫情对其冲击较大。而龙头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资金实力及规模优势,面对疫情能够快速做出反应,采取各种措施帮助经销商共渡难关,最大可能地减少疫情对销售带来的影响,同时提前为疫情过后的反弹性消费做好准备,这些都是地方中小酒企难以做到的。此次疫情,有望加速行业洗牌,区域龙头企业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3.2省外扩张

地产酒在省内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营收增速可能触及天花板,为了企业长期的发展,便需要考虑省外扩张。地产酒省外拓展一般有两条路径:

一个是靠自身的品牌走出去。行业上行期可以全国化,平稳期可以周边泛区域化,前者典型案例是洋河,后者目前古井、口子窖、今世缘等地产酒均在尝试。

一个是通过外延并购方式。如古井并购黄鹤楼、今世缘与景芝洽谈合作、老白干收购丰联酒业等。

1. 泛区域化:从本省向周边市场辐射

(1)洋河案例:行业上行期,成功将品牌推向全国

洋河在白酒行业上行期,成功将品牌推向全国,实现准全国化。洋河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走出本省的地产品牌,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顺势而为——在白酒黄金十年上行期通过拔高产品价格带,把高端产品推向全国,具有先发优势。

洋河全国化的成功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09-12年是洋河省外扩张、全国化布局的关键时期,08年四万亿投资启动,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市场再次注入强心剂,各个地方政府相继推出投资计划,地产投资和房价快速回升,地产酒迎来高速增长期,为洋河09-12年的省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洋河自身的努力,让自己脱颖而出,通过内外共振、地空结合的营销方式持续提升品牌力。公司通过事件、外加场外传播(如演唱会)协同地面促销多角度推进品牌建设,通过加强与央视合作,并选择位置好的区域、覆盖面大、上档次的优质媒体进行宣传营销,进一步塑造洋河品牌形象,提升内容价值和品牌价值,打造民族品牌。公司08年广告宣传费约为1亿元,到12年高达8.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68%。洋河当时高广告费用的投放方式成效显著,在白酒市场刮起一股蓝色风暴,2011年省外市场实现销售同比增长84.56%,在全国34个省级市场中,有22个省级市场全年销售超亿元,亿元地级市场由2010年的1个增加到2011年的7个,亿元县级市场从2010年的4个增加到33个,成功实现准全国化。此外,洋河在品牌打造上也很值得借鉴,洋河的蓝色经典系列层层递进,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构建了海—天—梦的概念,有很深的文艺内涵,也容易让消费者产生美好的联想,同时品牌宣传上也是按照海—天—梦的顺序依次来推进。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