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
战疫
创新监管新模式,
3个基层监管所
目前,已为3个基层监管所各购置了1辆简便式食品快检车,并在3个基层监管所建立了食品快检室,5个农贸市场建立了食用农产品农残快速检测中心,配置多功能食品快速检测仪、便捷式检验箱、农残检测一体机等快检设备,具备农药残留、氯霉素、孔雀石绿、黄曲霉毒、盐酸克伦特罗、吊白块等56个快速定性检测项目检测能力,使食品快检在日常巡查、监管执法及各种重大食品安全保障活动中真正起到食品安全预警、预防和消除隐患的作用,有效提高了食品抽检的靶向率及基层监管人员的检测能力。
近日,大亚湾区某经营粮油作坊添置了一台新设备——黄曲霉毒素降解仪器。这台外形类似冰箱的仪器,能够帮助降低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
大亚湾监管平台系统
亮点3
在种植养殖环节,该区除了强化食用农产品抽检外,还把检验室设到生产基地,严控农兽药残留和非法添加物超标的食用农产品流入市场。2019年10月,大亚湾区在澳头格木洞、西区塘布、霞涌上角所设置的3个检测室投入使用,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服务。
建立食品快检室
今年完成食品监督抽检“千人五批次”任务、实现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这是日前召开的大亚湾区2020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会议透露的讯息。
保障油品安全,应从源头把控。为此,大亚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第三方开发了大亚湾区食用油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系统,并在全区12家花生油小作坊推广运行。
通过二维码实时了解经营户证照、工作人员健康等情况
在日常监管基础上,该局积极向花生油小作坊推广快检技术,免费向小作坊业主提供免费的快检设备、试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快检培训,同时对产品质量控制体系提出合理建议,协助小作坊优化产品质量控制流程。
记者采访了解到,2018年以来,为解决花生油小作坊普遍存在生产的花生油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问题,大亚湾区市场监管局经过一定时期的研究探讨,找到了有效降解黄曲霉毒素,提升小作坊生产的花生油质量的有效方法。
近年来,大亚湾区始终把食品安全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通过狠抓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加强食品安全全过程监管、稳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强化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监管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加大食品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严把食品安全每一道关口,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该区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趋稳向好。
监管人员对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采购验收、加工烹调、出菜等整个操作流程进行全面检查。
辖区15个农贸市场将实现快检全覆盖
本版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张斐 通讯员陈春燕
据悉,给予商户补贴购置黄曲霉毒素降解仪以及向花生油小作坊推广快检技术,是大亚湾区为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水平而试行的创新举措。
投入30万研发食安
“在推广该系统后,我们将‘互联网+食品监管’融入到重点单位的日常监管工作中,经各单位反馈,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和使用较为合理,我们也根据使用情况不断调整优化系统。”该负责人介绍,计划将系统的使用逐步推广至其他食品单位,确实取得保障群众食品安全,为基层减负的效果。
大亚湾区共有41家学校食堂(含幼儿食堂),如果只依靠现有的监管力量,日常监管难度大。为此,大亚湾区大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学校食堂建设,对学校食堂从用餐清洗消毒、食品原料采购验收、加工烹调、出菜、留样等整个操作流程进行全面把关,并在食品加工操作关键环节及日常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引入预警提示功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实时监控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提高该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目前,招标确定的智慧食堂建设公司已对41家学校食堂完成智慧食堂签约,38家学校食堂已完成视频监控硬软件安装及网络报装工作,3家学校食堂因升级改造未开展网络安装,预计8月份可全部验收完成。
在该局2019年全年和2020年上半年对花生油小作坊的监督抽检中,对全区12家花生油小作坊共抽检17批次,结果均合格。
谈到下一步的食品安全工作,大亚湾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严格监管,提升监督执法检查标准,健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制度。进行风险及信用等级分类,制定针对性的日常检查监管机制,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品等适当增加检查及抽检频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格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督促企业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彻底清除,确保整改到位,形成隐患处置闭环管理。
相关链接
2019年,大亚湾区将食品快检工作前移,在农贸市场设立食品快检室,直接在市场抽取样品,现场检测,现场公示检测结果;将农产品快检室延伸到生产基地,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服务;充分发挥食品快检车的机动性,现场为大型活动提供食品安全保障。
亮点2
落实“六个标准”,疫情防控不放松
记者近日在大亚湾澳头大温坝市场入口处看到,工作人员对进入市场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提醒大家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市场。“从6月19日开始,我们从局里各科室抽调工作人员与辖区街道办以及社区人员等成立工作专班,进驻区内各市场,全面检查督促市场落实晨检测温、进出测温、戴口罩、消毒消杀、环境卫生、通风透气等‘六个标准’要求,落实从疫情重点地区来大亚湾人员的排查联防联控工作。”大亚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目前,全区约80%正在经营的食品经营户已注册使用该系统。该区还在重点单位(如单位食堂、大型超市以及大型餐饮单位等)试点使用,进一步完善系统的使用情况。
2019年,大亚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聘请第三方研发了“食安大亚湾监管平台”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全程电子追溯、智慧监管的现代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公众参与”。“食安大亚湾监管平台”目前已实现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生产的亮证亮照、索证索票、人员资质、台账记录等功能,方便监管部门在线监管,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断完善、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亚湾区将充分发挥各监管所食品快检室、各市场食用农产品快检室及食品安全快检车的作用,扩大快检覆盖面,对辖区15个农贸市场实现全覆盖,扎实做好食用农产品快检工作。继续打造基层监管所食品快检特色品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及食品餐饮加工快检特色品牌的水平,并辐射服务全区食品工作乃至周边地区。持续开展食用农产品食品快检“你点我检”工作,每周在市场内设点免费接受群众送检食品快检工作,让食品快检工作真正惠及民生。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从年初开始,该区就对区内各市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包括加强疫情防控宣传,营造全民防疫氛围;落实防控措施,全面开展排查,清查清理违规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通过短信通知、微信、QQ群、电话等方式,将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决定、公告等法律法规告知市场经营者,加强市场检查,禁止经营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积极协调各市场的防控应急物资储备,累计向市场免费发放消毒液约4.4吨、口罩7600余个。与此同时,该区将稳控市场、商超物资和价格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定期对各类物资供应及价格进行调查,紧密跟踪各类市场供应的物资来源、价格,对物资供销异常、价格波动较大的经营者进行约谈,杜绝哄抬物价的违法经营行为发生。
此外,该局还对辖区内除食品添加剂以外的生产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引导企业在检验室、生产车间等关键控制环节安装360度可旋转视频监控摄像头,运用摄像头平台视频分享功能,监管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及网页监控平台对生产企业关键生产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视频录制,对企业员工起到警示和督促的作用。
据介绍,该局投入30多万元研发了大亚湾区食用油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系统,在全区12家花生油小作坊推广运行。该系统以食用油产品检测、黄曲霉毒素降解和二维码溯源为突破口,将辖区内花生油小作坊生产主体、生产档案、检测信息等监管信息进行互连、监管,实现食用油质量安全可监管、可预防、可追溯。同时,采取政府给予一定补助的方法,鼓励花生油小作坊购置黄曲霉毒素降解仪器。为了验证黄曲霉毒素降解仪器是否真的有用,该局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对降解效果进行跟踪测试,经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再大力推动花生油小作坊购置使用,确保每批次的花生油均经过黄曲霉毒素降解仪过滤后进行快检合格方可灌装销售。
该局投入近30万元研发了“食安大亚湾监管平台”系统,在全区范围内的食品经营户中进行推广并引导注册使用。该系统结合该局在食品日常监管中检查的要点,设计了多个模块供经营户录入,该局可以通过后台系统查阅经营户各项资料的录入情况,实现对经营户的实时监管。据介绍,该系统有定时提醒功能,在《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及《健康证》等存在有效期的证件到期前一个月,系统会在小程序以及短信提醒经营户及时补办。
在流通环节,该区运用“3+1”监管机制和“双随机一公开”抽取模式,全面开展日常、专项、专业执法工作。今年上半年,该区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9796家次,下达监督意见书4678份;共快检辖区内15个农贸市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25518批次,合格25485批次,不合格33批次,合格率99.87%,无公害化处理不合格食用农产品35.01公斤。
推进“互联网+监管”
据了解,根据食品监管日常的检查要点,该系统可以辅助经营者进行台账的建立,便于信息的保存和查阅;经过系统提醒,可以有效减少因证照过期导致的不必要的行政处罚。顾客可以通过二维码扫码,实时了解经营户的证照情况、工作人员的健康情况、供货商情况以及食品原料来源情况等。
亮点1
2019年,随着群众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加上监管对象增长较快,为解决食品监管台账较多等问题,以及出于为基层减负的打算,大亚湾区市场监管局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和调研,将“互联网+食品监管“用于实际监管工作中。
推广运行食用油质量
在智慧监管方面,进一步深入推广“食安大亚湾监管平台”,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要求录入台账记录,充分发挥平台智慧监管效能,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全面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学校食堂建设,实时监控学校食堂清洗消毒、食品原料采购验收、加工烹调、出菜、留样等整个操作流程,督促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切实保障好师生的饮食安全。
“针对监管对象数量越来越大,执法人员相对短缺的情况,该系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查阅信息以及智慧监管,切实减轻基层执法人员的负担。”大亚湾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