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成德眉资同城化为重点,在食品品牌带动、食品安全标准引领、检验检测平台建设、“互联网+监管”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及风险警示互通机制,推动开展跨区域、跨城际食品安全联合行动,共享食品抽检数据信息并推动结果互认。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食品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大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广应用,加快提升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结合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白酒品质提升工程、小作坊治理提升行动等工作部署,各区县立足本地实际,选择特色优势食品开展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继续深入开展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工作,推动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做好农业品牌培育,擦亮“川字号”品牌。
继续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受污染土壤耕地治理等重点领域综合治理工作。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基础信息调查,完成涉重金属行业企业的整治任务,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治理,划定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着力推进耕地安全利用。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专项整治,实施化肥减量增效、农药零增长、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和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贯彻落实《四川省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持续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科普知识等为重点,大力开展食品安全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积极引导生产经营企业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引导公众科学理性消费。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实事求是公布舆情信息,依法依规妥善处理食品安全事件。用好网络新媒体,重点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政策、典型案例、食品安全监管成效等。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
加强源头治理,净化农业生产环境
加强财政投入保障,确保农产品和食品年抽检量达到4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省级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7%以上,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国抽”“省抽”核查处置完成率均达到100%,按要求定期公布食品监督抽检信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区县农产品质检机构按规定通过“双认证”。加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报告,扩大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医院数量,增加监测哨点医院,逐步建立覆盖全部医疗机构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网络,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开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Ⅲ级)应急演练,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事件预警监测、组织指挥、应急保障、信息报告制度和工作体系。开展地方特色食品、营养包、高风险食品重点监测。
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健全基层监管网络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重点环节监管
(责任编辑:DF533)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