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司市场稽查专员 毕玉安: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食品工业飞速发展,无论是企业数量规模,还是食品种类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达1500万家,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17.2万家。2020年GDP十余万亿。食品产业虽高度发展,但仍存在法律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过程管理不完善、大中小企业发展不平衡、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食品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础,“十四五”期间,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将重点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法治日报记者提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那么,在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准备采取哪些工作措施?
食品安全监管是国家赋予市场监管总局的一项极其重要的职责。今天,我们邀请到总局执法稽查局二级巡视员王松林、食品生产司市场稽查专员毕玉安、食品经营司市场稽查专员陈谞、特殊食品司市场稽查专员张晋京、食品抽检司副司长梁钢五位同志共同向大家发布2020年度食品安全监管有关工作情况,介绍2021年度重点工作。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要求,组织均衡推进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落实,以防范化解重大食品安全风险为目标,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市场监管总局举办2021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市场稽查专员陈谞:2020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农业农村、商务、公安、知识产权、供销等部门,印发《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2年)》,启动为期3年的专项整治工作。整治行动按照“1+3”的目标,即在全面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工作各项措施任务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场所、重点主体、重点品类,边打击、边规范、边提升,每年推动1项重点行动,1年1项重点内容,3年持续重点推进,不断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1.河北省邢台市市场监管局查处河北厨友食用油有限公司生产销售伪劣香油案 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市场稽查专员 张晋京: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门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2020年4月以来,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协同联动、有序推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专项整治,初步形成条块结合、联合打击、行业自律、社会共治的良好工作局面,在打击保健食品非法生产经营、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截至2020年底,全系统监督检查农村地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509万户次,组织审核复查食品经营许可证239万家,发现问题6.8万个,监督落实整改6.3万个;组织监督抽检105万批次,其中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23476批次,核查处置20070批次。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主体4365户,吊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120个,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28536件,查扣违法食品46万余公斤,货值约17751万元,罚没金额共计41246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697件。 一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按照“四个最严”要求,严格食品生产许可,加强食品生产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 我们还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10多家媒体代表到会。 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将在前期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专项执法行动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规范行动,督促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合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严把生产、流通、消费每一个关口,严格执法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加快提升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突水平,推进食品安全水平高质量发展,保障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提问:去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其他部门,启动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行动。请问,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2020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如何?发现了哪些主要问题?
同时,抽检数据还显示,我国仍处于食品安全易发、多发期,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仍需持续治理。一是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仍较突出。食品因微生物污染超标抽检不合格率为2.83%,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23.0%。食品因农兽药残留超标抽检不合格率为1.79%,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35.3%。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导致的抽检不合格率为0.98%,虽然处于持续下降状态,但食品添加剂“双超”在抽检不合格样品总量中的占比仍达16.2%。二是个别食品类别的抽检不合格率较高。2020年,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小餐饮、小吃店等抽检力度,餐饮食品抽检不合格率为5.99%,主要不合格项目为微生物污染,呈现餐饮单位规模越小、抽检不合格率越高的趋势;蔬菜制品抽检不合格率为3.45%,主要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简要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在座的几位司局长共同为大家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解答。
四是强化社会共治促进高质量发展。支持食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提升质量标准,鼓励科研机构参与食品研发创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通过社会共治,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执法稽查局二级巡视员王松林: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把重大案件挂牌督办数量作为食品安全评议考核指标,各地积极作为,查办了一批重大案件。我们也希望通过发布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给执法人员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也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认识这些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提高辨别能力。
市场监管总局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虚假宣传、传销和违规直销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推进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管理,指导各地严格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加强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管理,加大保健食品抽检监测力度,强化保健食品广告、网络监管,推动保健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安部在“昆仑2020”专项行动中,加大保健食品犯罪打击力度。商务部严格新增保健食品直销经营备案管理。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整治文化、旅游活动中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广电总局严肃查处播出机构违规行为。2020年,全国共检查生产经营主体98.8万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50余万人次。市场监管总局、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等部门不断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指导各地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志愿服务、知识竞赛、视频动画等方式,科学有序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2020年,全国共举办保健食品科普宣传2.2万场次,参加人员214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88万余份。
3.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市场监管局查处王某等人网红直播带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