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最后 (三)生产环境条件情况
4.工艺设备布局、工艺流程、主要生产设施设备、食品类别及同一类别内事项、外设仓库地址等发生变化的,已向生产许可部门提出变更申请或报告。
34.按规定时限保存检验留存样品并记录留样情况。
(2)消费者投诉举报、媒体曝光等反映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 (六)贮存及交付情况
(1)风险等级为A、B级风险的食品生产企业,原则上每年至少自查1次;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24.生产现场未发现人流、物流交叉污染。 (十一)其他 1. 食品生产企业制定食品安全自查方案。 17.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 1、自查目的及适用范围; 21.未发现使用药品、仅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生产食品。 27.生产设备、设施定期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 今天食品伙伴网就与您一起来探讨一下。 同类质量管理 (4)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案件查处、监督检查中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 57.实施不安全食品的召回,有召回计划、公告等相应记录。 7.卫生间应保持清洁,应设置洗手设施,未与食品生产、包装或贮存等区域直接连通。
分享: (一)自查组织实施情况 (5)抽检监测不合格或被约谈告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和食品安全问题的;
(3)涉及行业共性食品安全问题的;
13.进货查验记录及证明材料真实、完整,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
9.通风、防尘、照明、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等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常规自查是指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生产过程中执行法律、法规、规章、食品安全标准及管理制度等情况开展的全面检查。
(八)不合格品、回收食品、废弃油脂管理和食品召回情况
• 餐饮企业食品添加剂基本知识和使用原则科普 • 一次也不能少的检验——首件检验,怎么这么重要
4、自查组织实施(包括自查准备、自查计划、自查频次、自查项目、自查实施、自查汇总、整改措施、自查报告、整改验收、紧急处置方案、自查档案管理等);
• 关于印发《陕西省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清单 • 产品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18.未发现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未发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38.根据产品特点建立和执行相适应的仓储、运输及交付控制制度和记录。
52.标签上标识的营养标签符合要求。
53.标签标识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季节性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在生产季内尽快完成食品安全自查工作。 35.原辅料的贮存有专人管理,贮存条件符合要求。 60.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检验人员、负责人。 46.标签上标识的保质期符合要求。 28.未发现标注虚假生产日期或批号的情况。 65.有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制度,并有相关培训记录。 54.建立和保存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不合格品的批次、数量应与记录一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九)从业人员管理情况 39.仓库温湿度应符合要求。 既然是食品安全法的具体规定,是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食品生产加工行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那么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何着手落实?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谁来查?查什么?怎么查?……
食品安全自查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查什么?怎么查?一文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