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深圳食品抽检覆盖率已经达到10区全覆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三环节检测技术的全覆盖;同时对全市1179个食用农产品经营位点实现全年全覆盖抽检。而抽检品种囊括5类初级食用农产品及28类加工食品。
    今年是深圳全面推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的关键年,作为抽检力度全国首屈一指的深圳并“不满意”,将对深圳食品下“狠手”,继续加大食品抽检力度。2017年抽检力度将达到9批次/千人,与香港的食品抽检覆盖率持平。
    近期,深圳大街小巷里冒着这么一堆长相凶残的蔬果。它们外表光鲜,内里却隐藏着“凶残”的一面。
    数据显示,深圳在食品抽检的投入是逐年上涨,至2015年突破亿元。2016年深圳将投入13155.7万元构筑“舌尖安全”的第一防线。不仅如此,深圳在2014年率先启动“食用药品安全重大民生工程”(以下简称“食药安全工程”),准备投入近24亿人民币、历时足7年,全体系、全方位、全过程为深圳食品药品安全筑造“防护天网”。
    原来,这是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则公益广告。据市食药局的相关人员表述,这些“长相凶残”的蔬果代表着未经检测的食品,而总是出现在它们身旁的小蓝背心“兵团”则是深圳的食品抽样人员。对于超过九成的食品来自外地的深圳来说,食品监测成为了保障深圳市民“舌尖安全”的第一防线。小蓝背心“兵团”每天的工作就是食品抽检,帮深圳市民排除有害的食品,是保障深圳市民“舌尖安全”的排头兵!
    方式创新 贴近民意 数据真实
    
    在抽检方式上,市食药局也是创新不断。在抽样环节中,加入了匿名抽样方式,抽样人员以市民身份,进行购买样品,购买的样品将按规定流程送至检测室进行检测。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抽样方式能更让数据更真实。今年,市食药局还联合深圳新闻网,开展“食品抽检你话事”系列网络调查。由广大市民和网友来“指挥”食品安全抽检。抽什么食品,在哪里抽,由市民说了算。每一期调查得票最高的食品将成为食品安全抽检的目标,让抽检更贴近民心。
    近期,深圳大街小巷里冒着这么一堆长相凶残的蔬果。它们外表光鲜,内里却隐藏着“凶残”的一面。
    深圳新闻网讯 近期,深圳大街小巷里冒着这么一堆长相凶残的蔬果。它们外表光鲜,内里却隐藏着“凶残”的一面。你还会留意到,在这么一堆凶残的蔬果旁,总是站着一群正气十足的小蓝背心“兵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想知道每天你买菜的地方食品安不安全?常光顾的餐厅是否合格?认准他们,留意报告,那你对深圳食品安全监管情况就了如指掌了!
    地铁站......
    
    
    深圳某公交车站......
    
    深圳市食药局259名专职食品抽样员奔波在全市各类食品经营单位,他们身穿统一的“蓝马甲”制服,胸前佩戴抽检统一工作证,他们的工作是负责深圳全市食品抽样,囊括生产、流通、餐饮三大环节。每组抽样人员平均每天需要抽取约10批次样品,深入到5个生产经营场所。
    “小蓝背心”形象推出 提升市民“安全感”
    地铁车厢......
    投入大 覆盖广 种类全
    随着食品抽检的投入增加,检测的覆盖率也是逐年递增。在2014年,深圳的食品抽检覆盖率是4.48批次/千人,2016年深圳计划完成食品及食用农产品抽检105000批次,同步开展44万批次的快速筛查检测,每个经营主体将接收20次左右的快速筛查。到2017年,将于香港食品抽检覆盖率持平,计划达到9批次/千人。
    事实上,以身着“小蓝背心”开展抽样工作的规范形象已经在深圳试行了一段时间,许多市民反映,每当看到食品抽样员在抽样及每期发布的食品安全抽检报告后,对深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信心又增加了不少。深圳市食药局表示将以务实的态度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让市民能够吃到安全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