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贵州省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大米、食用油、辣椒制品等样品抽检合格率都在95%以上,其中大米、辣椒制品、茶叶这3类食品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造成这些食品不合格的原因,官方分析认为,主要包括生产厂家质量把控不严,食品贮存、运输环节卫生条件不达标,个别厂家非法添加等。
贵州省为保障食品安全,基本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全省食品监管部门密切协作、上下联动,建立了专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机构。
本报讯 10月18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前三季度贵州省食品安全情况。2016年前三季度,贵州省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中大米、辣椒制品、茶叶合格率达100%,其余食用油等样品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贵州省警方核查中国公安部转办线索600多条,破获食品安全领域刑事案件9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9人,刑事拘留90人,逮捕44人,涉案金额583余万元;查缉冷冻肉品620.2吨,价值1800余万元人民币。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贵州全省1374个乡镇共设立943个食品药品监管机构或中心区域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该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警方成立“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保卫支队”,遵义警方等“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已挂牌,贵阳警方等在生态保护分局(治安支队)加挂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分局(大队)名衔牌。
贵州前三季度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大米、辣椒制品抽检合格率达100%
截至8月底,贵州全省食药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处食品类违法违规案件1450件,结案1207件,罚没款1443.71万元人民币,责令停产停业2个,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个。
时间:2016-10-21 14:29:52 来源:中国食品报
目前,贵州省内市场上不合格率较高的食品主要为小食品、桶装饮用水、火锅底料、发酵面制品等,不合格的指标主要有脱氢乙酸、糖精钠、菌落总数、苯甲酸、添加非食用物质、铝等。
2016年2—5月,贵阳海关、贵州省公安厅和贵州省食药监局联合行动,采取“市场查、路上堵”等手段,对全省范围内冷冻肉品非法“储、销、运”等行为进行整治打击,共查处涉嫌非法储藏、运输、销售无合法来源的冷冻肉品354.5吨。(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