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共赢推动食安险试点
《杭州市危害食品安全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发布
综合监管加强临保食品管理
“五可”阳光餐饮,是杭州在全省首推的系统化食品安全工程,强调后厨操作可视、企业管理可量、食材来源可溯、诚信承诺可查和群众感受可评,主动接受消费者监督。如今,走进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的职工食堂,就能感受到“五可阳光”的魅力,就餐大厅的两块电子屏,一块实时显示的是厨房的场景景象,另一块则显示当天的菜谱,包括照片、菜价、营养成分等。食堂的结算系统还能记录下职工的就餐量、就餐喜好等数据,用于食堂今后更准确地供应菜品。截至目前,杭州已实施“五可阳光”餐饮店2043家,大型和特大型餐饮、学校食堂等透明厨房建成率75%,远超年初35%的目标。
此外,杭州还积极健全基层责任网络,完善部门联动机制,率先出台《杭州市食品安全基层责任建设实施办法》,在杭州全市194个镇和街道成立食安委(办),按每个镇或街道不少于2名的要求配备专职干部。同时,新增27个市场监管所,加强基层监管。在杭州的很多社区,甚至还诞生了“民间食安办”,为食品安全整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不久前,杭州一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国人寿财险杭州市中心支公司投保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保险期限为一年,该餐饮管理公司运营着很多杭州中小学的食堂。中国人寿财险杭州市中心支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如果餐饮企业投保了这个险种,一旦出现问题导致消费者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或者食品中有异物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由保险公司来承担相应的赔偿。
孩子们在学校里的伙食到底好不好,是否吃得又健康又安全?如果孩子所在的学校食堂投保一个食品安全责任险,会不会让家长们更安心一点?
“我们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积极为保险机构与各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搭建沟通平台,研究制发了《杭州市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对接联络图,鼓励保险机构主动上门为各地食品相关企业提供承保服务。”杭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综合处胡文敏说,截至目前,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平安保险等十多家保险机构,已为杭州628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累计保险10.35亿余元,业务覆盖食用农产种养、食品生产经营、学校食堂和农村聚餐等各领域,为38.6万在校学生和65万农村人口的食品安全提供了保护屏障。
单位食堂的厨房卫生状况怎么样?食品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是否到位?……这些平常难得见到的场景,都被纳入远程实时监管范围。为了解决覆盖面窄、动态性弱等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瓶颈,杭州积极打造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在有着3000余家餐饮店和472家药械企业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管人员只要点点屏幕,就能看到大屏幕上会出现“追溯管理平台”“监督执法平台”“视频监控平台”“阳光厨房平台”等六个图标。点击进入“阳光厨房平台”后,可以看到后厨忙碌的景象:正在烹饪的厨师、食堂人员在洗碗槽清洗炊具……值得一提的是,今后,只要通过手机APP,监管人员就能随时查看学校食堂、餐饮单位的厨房运行状况。
市场监管干部正在认真检查食品保质期
除了设立临近保质期食品专柜,很多超市还为临保商品设置了特有标签,以区别于普通商品。“世纪联华为临保商品专设的18位商品码,商品码包含了最佳使用日期、商品价格、校验码等信息。”杭州世纪联华质量管理部徐敏说,一旦商品过了保质期,这个条码就刷不出来了,以此防止过了保质期的产品流入市场。另外,在杭州世纪联华超市,每天都会有工作人员人工排查超市的商品,筛选临近保质期的商品,做到“定点定人定时”排查。
据统计,整个G20杭州峰会期间,杭州直接投入近千人的食品保障人员,为重要宴会、酒会、茶歇以及G20、B20酒店和媒体接待酒店提供了安全保障,实现了食材供应“零障碍”、酒店餐桌安全“零隐患”和社会餐饮安全“零事故”。
创新举措解决食品安全难点
今年以来,为解决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杭州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借力G20杭州峰会、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等核心任务,采取检查、约谈等综合监管手段,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力度,提醒商家预防与控制食品过期导致的安全风险。“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包括督促商家落实临近保质期食品管理制度、督促商家严格执行过期食品销毁制度和督促商家遵循临近保质期食品退货规则。”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来杭州,就不能不尝龙井虾仁、西湖醋鱼、东坡焖肉等杭帮名菜。在9月份召开的G20杭州峰会上,这些精致的杭帮菜给与会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
自2015年5月以来,杭州坚持食品企业、保险机构、政府部门和消费者“四方共赢”的原则,全面深化推进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在生产企业、餐饮企业、集体食堂等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的领域引入食品安全责任险,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常去超市购物的朋友,如果留心,会发现杭州的很多大型超市都设立了临近保质期食品销售专柜,集中出售临近保质期食品,价格也非常优惠。这样,既能减少资源浪费,又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按照“四方共赢”总体思路,杭州市场监管局还建议保险机构建立“六个一”载体:建立一支队伍、提交一份报告、建立一个数据库、第一时间开展处理、简化一道程序和设立一个基金项目。“通过加大沟通对接力度,完善了保险事前、事中、事后的服务体系,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胡文敏说,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各保险机构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特点的参保双方共赢共利机制。
不仅仅是保障峰会,杭州的食品安全保障已融入这座城市的基因,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试点提升群众满意度、聚焦食品“三大”企业加强监督抽检防控系统性风险、创新实施“五可阳光”餐饮工程、加强临近保质期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推进社会共治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探索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时刻为百姓筑牢舌尖上的防线,让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近期国家食药总局领导在杭州视察指导相关工作时,对杭州近年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