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19部委主办,中国经济网、中国健康传媒集团承办的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北京举行,异彩纷呈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进入新时代
食品安全工作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也肩负着重大使命
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既传承发扬了食品安全领域“尚德守法”的永恒主题,又与时俱进地提出了“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以“四个最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守护食品安全底线,成为本次主场活动与会者的基本共识。
尚德守法
促食品业高质量发展
饮食消费是我国第一大人均消费支出。“拥有比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的庞大人口,让我们对食品有着天量规模的需求。每天,我们需要吃掉8亿多斤粮食、2亿多斤肉、10亿多斤蔬菜、4亿多斤水果……除了吃得更丰富,外卖、网购生鲜等‘互联网+’食品新业态,让消费者吃得更加便捷。每天外卖订单总量已超过2000万单,每年有73亿份外卖‘飞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活动现场,一部宣传片生动地诠释了何谓“民以食为天”。
老百姓更丰富、更便捷的
食品消费需求
需要更坚实的安全底线
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
也是“管”出来的
与会专家认为,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连续多年沿用“尚德守法”这一主题词,一方面意味着保障食品安全,既要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标杆,增强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又要建立重德守信与品牌、声誉、经济效益相联系的价值传导机制,依靠公平竞争来实现高质量发展,让诚信守法者得到实惠;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严”字当头、重典治乱,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和丧德失信行为,让以身试法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发言
主场活动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公安部先后发布最新的食品、农产品、进出口食品监管执法信息、工作成果以及典型案例,食品安全监管的成果一一展现:今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总体合格率为97.1%;691批、2.3万吨不合格食品被海关总署拒绝入境;食品保健食品消费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雷霆万钧,2.9万余件违法违规案件被查处……“我国食品安全取得重大进步有充分依据和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的话掷地有声。
图为狗不理集团总经理张彦明发言
“通过强有力的监管手段推动企业自律,对企业造假等行为予以重罚,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特别是百年餐饮品牌企业来说,诚实守信就是生命线。”狗不理集团总经理张彦明表示,“这些年,狗不理讲信用、重承诺,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做企业,都像做‘薄皮大馅十八个褶’的包子一样,做工精细,从不掺假,企业上下已形成‘诚信为本、品质经营’的发展共识,并将其转化成为企业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深化改革
为食安提供体制保障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中央做出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今年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这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事业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以改革创新深化市场监管,需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同时推动跨部门联合检查,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以良法善治维护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食品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新一轮机构改革,为食品安全大市场监管提供了体制保障。”汪玉凯表示。
图为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发言
在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方面,上海市先行先试,从制度保障、机构改革和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夯实食品安全基层基础。上海市副市长许昆林介绍,上海市先后制定颁布了多项法律法规,明确了市场监管体制下食品安全工作的目标、方向和要求,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2014年~2015年,上海即完成了全市16个区的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建立形成“综合协调+专业监管+基层综合执法”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许昆林表示,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上海市通过多种方式促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简政放权为市场松绑,以包容审慎的态度面对食品新业态、新模式,鼓励支持创新突破,培育发展新动能;二是从严监管,筑牢安全底线,推进食品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建立集约化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动政企合作,形成监管合力,比如实现与“饿了么”“美团点评”等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的数据对接与共享;三是优化服务,提升政府效能,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
“新时代食品安全的主要矛盾是食品领域的三个基本要素存在结构性不匹配问题,即消费需求、产业供给和市场监管的不匹配。”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表示,当前食品产业基础系统性薄弱,而食品消费则向多元化、高品质化、细分化、绿色化发展,需求和供给整体脱节。新时代下,关键在于如何通过政策手段让食品安全监管与“消费需求”和“产业供给”相匹配。
多方共治
铺就食品安全监督网
食品安全谣言治理一直是
历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的热门议题
如何让真相跑赢“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