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中国的古老禁忌太多了。我只想客观说说我的经历:我生完3小时洗头洗澡了,头发彻底吹干后,就进有空调的病房。月子里,我每天洗澡1-2次,需要时洗头,但一定吹干。我相信协和大夫说的,月子里洗头洗澡唯一的禁忌是不要感冒,因为当时产妇比较虚,抵抗力低,除此以外,并没有什么传说中的后遗症。刷牙更是认真,软毛牙刷每顿吃完都刷,还格外小心的用牙线,因为月子里牙齿也是容易生病的地方,所以要清洁得特别到位。尽管我的月子很闹心,对自己粗糙得不忍回首,但目前为止,还没发现有什么问题。
产后抑郁
产后由于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情绪非常容易低落。轻则动不动就掉眼泪,重则抑郁甚至自杀。我的症状算是轻度的,但是也落了好几回眼泪。我后来总结,为了缓解症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准备:
①提前认识这件事,正确面对它。应变能力再强,也敌不过充分准备,因此很多事情,提前有了心理准备就会好很多。我在听说了周围朋友大多都有这种问题后,提前进行了心理建设。因此,当情绪低落或者冲动的时候,我采取了“理解自己的情绪,接纳它”的态度,“温柔而坚定”的对待自己:宽慰自己,不因为负面情绪责备自己,同时告诉自己再大的困难都能坚持过去。这种态度其实是我孕期看小巫的育儿书籍时总结出来的,她的系列书籍都是在建议父母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以建立孩子的安全感。我发现这种态度是理解别人的一种很高的境界,如果能用这种态度对待任何一个人(包括自己),被对待者都会感觉舒适而放松。
②给自己营造最好的环境。既然情绪低落不可避免,就尽量减少可能引发自己不开心的源头。比如,如果婆媳关系本来就复杂,就提前让老公做好婆家的思想工作。又比如,请1个性格开朗、经验丰富、勤快能干的月嫂,陪你度过最艰难的时候。以前选月嫂,我一直没在意过她性格问题,只觉得把宝宝照顾好就行。结果我在经历了一个悲催的月子后,机缘巧合找到一个非常棒的月嫂。她进门时,我正在崩溃的痛苦。她只说一句“好啦,我来了,一切交给我吧”让我如释重负。之后40多天,她有空就和我聊八卦,把我逗得特别开心,以至于她已经离开1月有余,我还非常不习惯,我妈说我已经对她有心理依赖了。
③避免过度劳累。生完娃,妈妈的辛苦是无人能取代的,特别是如果你还是母乳喂养拥护者,劳累绝对是造成抑郁的根源之一。因此,这会儿有条件的话,尽可能让家人帮你承担一些工作,如果人手紧张,那就不妨让自己懒惰一点,将家务降低到最低限度,或者尽量机械化操作。就我而言,我提前准备的宝宝专用洗衣机、紫外线消毒柜和双泵吸奶器给我带来了莫大的好处,极大的减轻了我的劳动负担,给我留下更多的喘息甚至休闲机会。
④找出抑郁的根源并消除它。每个人产后抑郁一定有个主要源头。我主要是月子里奶水不够,又坚持纯母乳受到周围人的质疑和反对,非常难过。一旦你清楚自己难过的原因,就赶紧想办法解决它。我经过日夜追奶,奶水终于能达到宝宝需求了,所以情绪很快恢复了。
⑤暂时远离宝宝,给自己一个喘息机会。很多人的抑郁是因为不适应跟新生宝宝的时刻相处,这个问题要解决起来比较难。一方面作为新手妈妈,对宝宝的许多状况很头痛,茫然不知所措,不得其法,焦急上火;另一方面,又不敢彻底放开宝宝,不闻不问,觉得这样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紧张和焦虑,无助和绝望,轮番上阵,我也不例外。好在我的月嫂是一个让我非常放心的人,有她照顾宝宝,比我自己照顾还放心。所以,她来了之后,我单独睡,保证了我良好的睡眠质量和充沛的精力。腾出时间上上网,去小区遛遛弯,给自己一个喘息机会。周末偶尔还和老公出去一小会儿,享受一下二人世界的时光。其实这些时间并不多,但在宝宝很小的时候却很难得,而这样的难得却给了新妈妈最大的心理慰籍。每次休息一下后,我都能满血复活,享受而不是煎熬和宝宝在一起的时光。
乳头皲裂
我承认这个是我孕前准备得最不充分的,尽管我认真学习了和睦家的母乳喂养课程,知道正确的衔乳姿势是一定要让宝宝张大嘴,尽量把乳晕都含进去吸吮。但是即使这样,宝宝出生第二口吸奶就把我的乳头吸破了。从此,我开始我痛苦的喂奶生涯,乳头皲裂严重到啥程度呢,宝宝经常吸奶吸得嘴角都是血奶混合物,我是有两次痛得眼泪刷刷直流。第1周一到喂奶,就能紧张得直哆嗦。一整天恨不得光着身子,因为任何东西,哪怕只是衣服、或者淋浴的水,碰到乳头,都钻心疼。幸亏我孕前囤了乳头霜,每次喂完奶,厚厚涂一层,略有缓解。如果宝宝吃奶不那么频繁的话,这个药效果真是非常好,很快能消肿,帮助伤口愈合。但是我的奶水开始来的很慢,宝宝一天基本有7、8小时都在含着乳头吸,所以这个办法很有限。后来我出了月子,跟小区里的妈妈交流,有一个妈妈告诉我,她的月嫂让她在怀孕末期就每天用橄榄油涂乳头,所以她完全没有经受乳头皲裂之苦。如果还有下次,我一定尝试这个办法。
追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