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方便面、蜂蜜、调味料、挂面、酱类、食用农产品、瓶(桶)装饮用水、花卷、馒头、油条、肉包、食用动物油脂、食用植物油、熟肉制品、液体乳、小麦粉、腌腊肉制品17类食品1030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1022批次,不合格样品8批次,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 总体情况
本次共抽检方便面1批次、蜂蜜48批次、调味料40批次、挂面26批次、酱类48批次、食用农产品528批次、瓶(桶)装饮用水45批次、其他粮食加工品(花卷、馒头、油条、肉包)14批次、食用动物油脂5批次、食用植物油60批次、熟肉制品77批次、液体乳63批次、小麦粉48批次、腌腊肉制品19批次。1022批次食品未检出不合格样品。不合格食品8批次,其中:挂面1批次、食用农产品3批次、熟肉制品3批次、腌腊肉制品(网络销售食品)1批次不合格。
二、加强日常监管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督促辖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加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信息公布力度,强化社会监督,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已要求辖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处置。
特此公告。
附:1、本次检验项目
2、
2017年5月18日
小贴士:
1、柠檬黄
柠檬黄又称酒石黄、酸性淡黄、肼黄。多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饲料、烟草、玩具、食品包装材料等的着色。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是生产企业为了增加食品的色泽,增加感官色泽。食品生产过程超范围超剂量使用了该食品添加剂。
2、菌落总数
菌落总数定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它反映食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以便对被检样品做出适当的卫生学评价。菌落总数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食品卫生质量的优劣。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加工过程不规范,带来污染。或者在运输中保存条件的不适当导致超标。
3、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
亚硝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亚硝酸盐作为肉制品护色剂,可与肉品中的肌红蛋白反应生成玫瑰色亚硝基肌红蛋白,增进肉的色泽;还可增进肉的风味和防腐剂的作用,防止肉毒梭菌的生长和延长肉制品的货架期。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为了改善产品的色泽、提升外观,超限量使用了亚硝酸盐。
4、土霉素
土霉素,广谱抑菌剂。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物。对敏感菌包括肺炎球菌、链球菌、部分葡萄菌、炭疽杆菌、破伤风杆菌、对猪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是养殖户未按国家规定品种使用抗生素、激素等类添加剂,致使畜禽肉类检出土霉素。
5、AOZ(3-氨基-2-恶唑烷酮)
AOZ(3-氨基-2-恶唑烷酮)是呋喃唑酮代谢物。呋喃唑酮是一种硝基呋喃类抗生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将呋喃唑酮列为禁止使用的药物,原药及代谢物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造成不合格的原因是水产品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为了防止鱼、虾等生病非法使用了呋喃类药物。导致在水产品中检出呋喃唑酮代谢物AOZ.
附件1
本次检验项目
一、粮食加工品
(一)抽检依据
抽检依据是《卫生部等7部门关于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4号)、《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第二批)》(食品整治办〔2009〕5号)、《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食品整治办〔2008〕3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0-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4)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验项目
1、小麦粉抽检项目包括二氧化钛、滑石粉、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赭曲霉毒素A、铅(以Pb计)、镉(以Cd计)、总汞(以Hg计)、总砷(以As计)、铬(以Cr计)、草甘膦、杀螟硫磷、生物苄呋菊酯、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甲醛次硫酸氢钠(以甲醛计)等项目。
2、挂面抽检项目包括二氧化钛、铅(以Pb计)等项目。
3、谷物粉类制成品检项目包括二氧化硫残留量、滑石粉、二氧化钛、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黄曲霉毒素B1、铅(以Pb计)、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项目。
二、肉制品
(一)抽检依据
抽检依据是《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食品整治办〔2008〕3号)、《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整顿办函[2011]1号)、《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GB 2730-200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整顿办函[2011]1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等标准及产品明示标准和指标的要求。
(二)检验项目
1、腌腊肉制品抽检项目包括铅(以Pb计)、镉(以Cd计)、铬(以Cr计)、总砷(以As计)、N-二甲基亚硝胺、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以油脂中的含量计)、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以油脂中的含量计)、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以油脂中的含量计)、胭脂红、氯霉素三甲胺氮、过氧化值(以脂肪计)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