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化妆品安全风险监管模式为指引,围绕2017年度化妆品安全风险清单,全面落实国家总局监管新政,积极采取以“监督检查、专项整治、示范建设”为重点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全面覆盖化妆品生产及经营全过程,不断提高化妆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落实新政方面。全面落实国家总局化妆品生产企业许可准入标准《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和产品安全标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通过实施化妆品生产许可两证合一,目前我省持有《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为2364家。生产许可准入新政及产品安全标准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提高了我省化妆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持续推动我省化妆品产业升级发展;二是监督检查方面。根据《广东省食品药品生产经营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粤食药监办〔2016〕593号)及《2017年广东省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督检查计划》(粤食药监办妆〔2017〕130号),组织全省化妆品监管系统开展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日常检查、飞行检查、专项检查及化妆品安全风险监测等工作,形成了风险监测、隐患排查、日常检查、飞行检查、专项检查相互衔接,“网格化”监管和“双随机”监管相互促进的监督检查机制;三是专项整治方面。根据《2017年广东省化妆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粤食药监办妆〔2017〕99号),组织全省化妆品监管部门开展以“四打一规”(打击非法生产、打击非法添加、打击非法经营、打击非法标签,规范注册备案秩序)为主要内容的化妆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同时不断加大美容美发机构和网络化妆品专项整治;四是示范建设方面。按照《2017年度广东省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粤食药监办妆〔2017〕78号)2017年,我省继续开展以“一街多点”为主要内容的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水平。
①化妆品生产环节监管取得新成效
全面开展监督检查。在隐患排查方面,2017年全省排查化妆品生产企业2300余家,发现存在隐患企业228家;在飞行检查方面,全年组织完成200余家化妆品生产企业的飞行检查,对存在不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的100余家化妆品生产企业予以责令整改,对涉嫌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38家化妆品生产企业予以立案查处。在专项检查方面,全省共排查防晒类化妆品生产企业258家,排查防晒类化妆品715种,发现防晒类问题化妆品1373批次,对38家生产企业发出责令整改通知,对45家生产企业立案查处。
②化妆品经营环节监管取得新进展。
在隐患排查方面,2017年全省排查相应化妆品经营企业24000余家,发现存在隐患经营企业2100余家;在日常检查方面,针对批发企业超过500家的大型化妆品批发市场的开办者,省局本级组织开展了二轮直接监管的大型化妆品批发市场开办者的监督检查;在专项整治方面,全省化妆品监管部门对1600余家经营企业责令整改,约谈177家经营企业,对290余家经营企业稽查立案,罚没金额70余万元;在示范建设方面,2017年全省共新建示范区130个,其中省级示范区50个,市级示范区80个,涉及1599家经营企业。第三方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示范区内市售产品注册备案率为92%,来源可追溯率为99%,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水平指数为90,两项指标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③化妆品使用安全管控取得新业绩。
我省已建立省市两级监测哨点176家,其中省级监测哨点62家(包括57家医疗机构、5家生产企业);截止2017年11月,广东省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系统共收到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4189份,与去年同期(1480份)相比增加了183.0%;全省平均每百万人口报告表数约40份,已完成我省2017年30份/百万人口的目标任务;全部报告均为“一般”报告,暂未收到严重报告或群体事件报告。为科学预判我省化妆品安全风险监管形势,提高科学监管水平,我局组织开展全省化妆品安全风险研判工作,邀请化妆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把脉《广东省化妆品安全风险管理年度报告(2016--2017年度)》,对2017年广东省化妆品安全风险监管计划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10.扎实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日常监测工作。
药品监测:共收到报告表57093份,严重的8072份,占比14.14%,新的和严重的报告25112份,占43.98%;收到PSUR报告3542份,完成审核2556份,评价率为72.16%。医疗器械监测:共收到报告表19872份,其中严重的报告2645份,占比13.3%,III类医疗器械报告8521份,占比42.9%。化妆品监测:“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在我省全面启用,省市两级监测哨点逐步扩展至省级监测哨点62家,市级监测哨点114家,共收到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表4189份,较去年同期增长183.0%;全省百万人口报告表数超40份,已完成我省2017年30份/百万人口的目标任务。疫苗监测:共监测到AEFI报告9045例,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药物滥用监测:收到监测调查表31389份。药品新严报告比、严重报告比、滥用报告表数量等多个指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三)强化抽样检验
一是圆满完成民生实事抽检任务。今年广东省政府将食品检验量3批次/每年每千人列为十大民生实事,全省食品药品监督抽检工作以此为抓手,制定了“四品一械”的年度抽检工作计划和《全省落实食品检验“每年每千人3批次”工作实施方案》,科学分配、细化任务,有效提升全省食品药品监督抽检质量。
二是科学构建分层抽检机制。贯彻《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抽样检验实施办法》,科学统筹各级任务,合理分工,发挥省、市、县三级协同作用。确定省市县抽检工作重点,省局重点对1500家重点食品生产企业、1500家大型销售企业和餐饮服务企业进行抽检,并制定《关于印发2017年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抽检食品企业名单的通知》《粤食药监办稽〔2017〕236号》,要求各地确定本级抽检重点,分层级分重点开展抽样检验。省局重点对1500家重点食品生产企业、1500家大型销售企业和餐饮服务企业进行抽检;市局重点对行政区域内省重点以外的食品生产企业、中小型超市、规模以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餐饮企业进行抽检;县局主要对行政区域内的农贸市场、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小作坊等经营单位进行抽检。各级抽检计划与上级不重复且互相补充,实现各级抽检资源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