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2021年修正版(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食品法规 > » 正文

广东省落实国家“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规划任务2017年监测报告(9)

浏览: 来源:
糗百成人版 上位by练肉小棉袄 刘情祥 动漫美女动态图 yy上被睡的女主播 打美女屁屁 白石マリエ 郑保瑞的出生地 上原瑞惠 纹舞兰 辉县教研网 动漫女孩动态图

  三是全面覆盖各业态抽检监测。在突出靶向性抽检原则的基础上,点面兼顾,逐步实现对各经营业态的覆盖。从生产经营业态方面,加强对网络销售、网络订餐等新业态开展质量监测,实现对生产加工、流通、餐饮、网络销售、进口食品等不同业态的全覆盖。对广东药品生产企业及其生产的国家基本药品品种100%覆盖抽检,对销量大、搬迁重组企业、技术转让、中药提取物及使用外省提取物生产的中成药品种进行重点抽检。对量大面广、高风险的药包材产品进行专项抽检。2017年省局印发《关于开展茶叶专项抽检监测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植物饮料(凉茶)非法添加药物专项抽检监测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17年网络销售食品专项抽检工作的通知》,通过组织开展专项抽检,加强对重点品种和新业态的抽检监测,进一步提高抽验靶向性和针对性,有利于发现“潜规则”,让抽检为监管提供可靠的线索源和切入点。

  四是完善抽检监管协调联动。加强抽检信息通报和信息共享,制定《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抽样检验工作衔接配合制度》,建立起稽查和业务监管之间的信息通报和协作机制。每季度印发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简报,及时向局领导、各处室及有关市局、检验机构通报我省抽检工作进展情况和相关工作动态,推进监管、执法、检测、信息等资源共享与合作,实现监督抽检和日常监管联动对接。

  五是按期严格完成核查处置。加大核查处置力度,对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时通报和组织查处,采取下架、封存、召回、销毁等措施,防控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实现了对总局通告涉及我省不合格产品100%核查处置完毕以及处置信息100%及时公布。

  (四)提升技术支撑能力。

  1.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测能力建设。

  到2017年,全省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食源性疾病监测均已实现以县(市、区)为单位100%全覆盖,并逐步向基层延伸;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覆盖面持续扩大,将全省各县(市、区)所有二级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纳入监测范围,全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医院数量达到516家。

  2.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①不断加强应急管理预案、制度及机制建设。一是重点组织修订《广东省食品安全预案》。《广东省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于2017年8月24日以省政府名义正式发布,促进了预案制定、修订工作步入正轨,全面提高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同时要求各地要结合应对工作的实际需要,及时制定、修订本地区应急专项预案及其操作手册,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和优化处置流程。二是制定了系列活动及会议保障应急预案。为建立健全供厦门金砖会晤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2017粤商大会食品安全、2017首届中国创新大会食品安全、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食品安全等会议及活动应急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今年分别制定了《供厦门金砖会晤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7粤商大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7首届中国创新大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照“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科学评估,依法处置”的原则,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活动及会议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确保参加活动及会议人员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活动及会议顺利举办。三是制定“1+N”项基本工作制度及应急工作手册。研究制定了《广东省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办法》(试行)、《广东省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和处置管理办法》和《广东省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同时增强制度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基础上,认真收集、分析、梳理近年国家、省乃至外省等各级关于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预案、制度,结合我省食品药品应急管理工作实际,组织编印了《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文件资料汇编》和《广东省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操作手册》,指导帮助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快速全面了解掌握应急管理工作基本要求,规范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流程。细化“广东省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调查处置规范”的研究并形成研究成果。配合国家总局完成全国突发事件直报系统试运行工作。四是推进应急队伍专业化建设。为提高局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制定印发《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关于成立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处置专业化队伍的方案》。成立了以省局局长亲任组长、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的食品药品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省局在发生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时的指挥机构、处置机构、专业技术队伍以及各自的职责和分工等,按照常态与非常态、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分级分类建设了一批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队伍和专家队伍,为科学、迅速、专业地处置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提供了制度保障。

  ②创新构建“1+3+X”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综合体系。省局在向国家总局申请在深圳市组织开展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性应急演练的基础上,在全省范围内重点指导4-5个(含片区、地级市、县、大型食品药品企业)食品药品突发事件示范性应急演练。同时要求全省各地级市局严格按照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广东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结合监管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用以构建“1+3+X”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综合体系。一是成功举办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性应急演练暨粤港澳大湾区重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示范性应急演练。在推广成功举办2016年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性演练暨“泛珠三角区域”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经验基础上,2017年继续组织在深圳市成功举办国家级药品安全示范性演练暨粤港澳大湾区重大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示范性应急演练。该演练以“实战”为背景,按照“实案、实兵、实装、实地”的要求,模拟社会关注度高、事件关联性强、风险隐患大的药品安全事件,设定粤港澳大湾区D市一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降糖中成药(W药)时因生产质控管理混乱导致“投料错误”,造成1个批次的W药含有大量格列本脲成分,导致服药人群(老年人为主)服用W药后出现严重低血糖症状,广东省及深圳市、惠州市,香港、澳门等各级政府针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应急处置工作要求,开展跨境、跨市、多环节应急信息共享与协同联合应急处置。演练采取现场展示、现场演练与视频录播相结合的方式,连贯演示监测预警与联合研判、先期处置与信息报送、现场调查与协同溯源、应急响应与风险控制、响应升级与统筹应对、舆情管控、响应终止与善后处理等。演练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规范处置流程、明确处置职责、着力跨省协同、严把风险管控。演练克服了多市(区)、多部门、多环节、多科目、多人员、多装备、多技术等难点,过程中穿插利用应急指挥车等高科技手段,充分展示了广东省药品流通电子监管系统、智慧食药监管,省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和药品检验检测技术创新等药品安全监管的新经验、新做法、新成果,所开展工作均为国内首创。本次演练得到了国家总局和评估专家一致好评。专家点评认为此次演练要素完整,重点突出,全景展示药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全链条;充分体现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方面的社区药品安全服务网、社区社工参与药品安全活动等全国首创举措;重点突出药品安全突发事件中应急检验、专家、舆情监测、风险管理等技术手段在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全面实现了在国内药品领域首次成功探索跨境共同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应急协同处置、提供应急信息共享的应急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食药监系统制订相关预案和实际应对跨区域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提供成功范例、标准流程、经验参考和有益借鉴。二是创新指导开展省级食品药品安全示范性演练。重点指导梅州市(五华县、兴宁市)、东莞市(松山湖)、清远市开展跨区(县)联合食品突发事件省级“实案、实兵、实装、实地”应急演练。要求演练在剧情、脚本、场景等方面,从顶层设计上坚持改革创新,突出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当前防患和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重点和难点,着力解决跨区域食品应急管理、特殊人群食品安全监管、媒体“软风险”管控效益等工作短板问题,选用并创新题材,着力增强应急演练的科学性、真实性、随机性和突发性。定期组织对承办地市开展演练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现场指导并组织专家开展演练评估工作,确保演练成果“能学,能用,能推广”,进一步纵深拓展广东区域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综合体系建设。

进入论坛 我来挑错